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失智症就是因認知功能降低而難以獨立生活的疾病

失智症就是因認知功能降低而難以獨立生活的疾病

  ● 失智症是因腦部萎縮而造成的進行性疾病

  最近會因為「沒辦法馬上說出人名或物品名稱」、「覺得記性好像變差了」........,而擔心自己得了失智症嗎?
    我很瞭解這樣的不安,不過因老化而記性變差,跟失智症是不一樣的。
    隨著年齡增長,任何人都會記憶力減退,比較容易忘東忘西。例如雖然記得昨天工作時見過某人,但想不起他的名字;記得昨天有吃晚餐,但不記得吃了什麼。這些都屬於年紀增長導致的健忘。健忘令人心煩,但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難。
    失智症則是忘了事件本身, ①「不是忘了見過的人的名字,而是忘了見過面這回事」。②「不是忘了吃過什麼,而是忘了吃過飯者回是」。還有一個特徵是「很難記住新事物」,連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會馬上忘記,不斷重複同樣的事。
    失智症的症狀不只是記憶障礙。
     理解力、思考力、各種訊息處理能力、判斷力、執行力等負責腦部知性活動的認知功能也會降低,平常會做的事變得不會做了,例如忘記做菜順序等等;也會有定向感障礙(disorientation),無法正確分辨日期、時間、季節、場所、家人的臉等;此外還有意志減退(hypobulia)對事物的熱情和興趣過低;也可能產生「被害妄想」,例如認定自己的東西被偷了;出現「虛談症」症狀,虛構現實中不存在的事;來回走動(pacing)也是常見的症狀>
   總之,失智症就是因神經細胞(neuron)大量死亡,細胞減少,腦部活動的低下程度超過自然老化的標準,同時,因這些症狀而導致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的進行性疾病。

  不出門、活動量少的人士失智症的高風險群

● 小心!生活習慣病是罹患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漸漸提高,但也不是年紀大了就一定會得失智症。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得失智症呢?

  失智症中,尤其是患者數最多的阿茲海默症,是因為各式各樣錯綜複雜的危險因子(造成失智症的原因),使腦部沈積β-澱粉樣蛋白,造成腦部萎縮。
  遺傳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目前已知阿茲海默症和遺傳有關,帶有容易得阿茲海默症的基因者,比沒有此基因者得病的風險高。
  此外,多使用腦部會讓神經細胞增加。神經細胞增加了,記憶容量也會增加,這樣就有了維持腦部機能所需的餘力(認知儲備能力)。一般認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未能經由學習而得到腦部發展機會的人,無法充分累積認知儲備能力,得失智症的風險也會提高。
  生活習慣和遺傳、教育一樣,是影響力相當大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症(高膽固醇血症等)、糖尿病等都是腦梗塞等血管性失智症的根源,此外,這些因素也確定會提高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有這些毛病的人別忘了用藥物、飲食控制疾病。
  此外,也要注意老年憂鬱傾向等老年症候群(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各種症狀)。憂鬱症狀會減少大腦衍生神经滋養因子,導致腦部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萎縮,造成記憶力降低。
  還要小心避免跌倒。如果跌倒時碰撞到頭部,即使自己沒有發覺,也可能對腦部造成輕微傷害,將來轉變為阿茲海默症。

●缺乏與人交流也是危險因素

   活動量少、閉門不出的生活形態已確定是引發失智症的重要因素。
   腦部受刺激而活化後,會產生新的神經細胞,神經細胞會變大,連接神經細胞的「突觸」也會增加。因年紀增加而逐漸減少的神經細胞,能藉由外界刺激腦部而增加。刺激腦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人溝通。反過來說,內向、不愛與人接觸、很少和他人聯繫者,得失智症的風險較高。與人交流少的人,不只腦部缺乏刺激,也經常足不出戶。關在家裡發呆,心不在焉地盯著電視,這種生活方式很少用到腦;腦部缺乏刺激,就會衰退。
   不運動也是危險因子。活動身體也對腦部有幫助。身體不活動,也代表在家發呆的時間很長。

有效遠離失智症,養成運動習慣是最大關鍵

●高風險!阿茲海默症最顯著的情況就是「身體活動不足」

   身體活動不足只缺乏運動、日常活動量少。目前已確定出現阿茲海默症症狀最多的就是這類人。 
   反過來說,要避免失智症症狀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活動身體。

●增加身體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

   要增加身體活動,就要「運動」。
   首先,運動是很簡單的事。只要你記得出去走走、動動身體,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一個人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做也可以。本書推薦的「健走」,不需要工具也不要特別的場地,在哪裡都能馬上開始。
   運動的好處之一,就是習慣容易養成。購物、外出等事很難養成習慣,而運動是以活動身體為目的,只要記得「持續下去」,就可養成習慣。建立每天運動的習慣後,身體活動量就能大量增加。
   運動還有增進健康和增強體力的效果,這和日常活動量的增加也有關。若因缺乏運動而使體力、肌肉衰退,就會導致行動不便、容易疲倦,最後就容易關在家裡不出門。足不出戶、身體缺乏活動,就會漸漸陷入體力衰弱、外出更不方便的惡性循環。藉由運動,打造健康、方便活動的身體,就更容易進行外出等日常活動。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瞭解強迫症

    認知及行為論者主張,強迫正患者無法「關掉」不斷重複的想法,他們的思考傾向於僵化、教條。他們認為自己有責任去阻止傷害發生。他們無法接受負面想法,對這些想法感到非常焦慮和罪惡。焦慮感讓他們更難擺脫這些想法。強迫症患者也相信,他們能夠控制所有想法,無法接受每個人偶爾都有負面想法的事實。他們認為這些想法代表自己風了,或者把想法等同於行為(「如果我想到傷害我的孩子,就會有罪惡感,就好像已經傷害孩子。」)當然,他們因此更加焦慮,因為更難擺脫這些想法。

   當個人發現某些行為可以緩和強迫思考以及減輕焦慮時,就會產生強迫行為。焦慮的減輕增強該行為,導致強迫行為:個人每次產生強迫思考,就會被迫從事該行為以減輕焦慮。認知行為論的解釋得到相當多實徵證據支持。支持認知行為觀點的最佳證據是,根據這些觀點所進行的治療可以幫助患者。

  強迫症也可能來自生理原因。某些家族研究主張,基因異常決定誰可能罹患強迫症。然而,大多數強迫症的生理研究著重於腦部跟動作、認知和情緒有關的神經迴路。患者腦部負責調節原始衝動部位的血清胺不足。強迫症患者的迴路功能失調,可能導致該系統無法關閉原始衝動(例如攻擊衝動)或者刻板行為的執行。神經系統顯影研究指出,強迫症患者的原始神經迴路出現異常活動。除此之外,通常患者服用調節血清胺濃度的藥物之後,可以緩解症狀。最後,病患對藥物反應良好,而且上述腦區域活動降低程度高於未服藥者。有趣的是,強迫症患者接受行為治療後,尾核和視丘的活動也會減少。

  整體而言,生理和心理因素可能共同影響各種焦慮症。許多人或許因為具有生理、神經或生化弱點而罹患這些疾病。但是他們可能也有災難化傾向,嘗試以適應不良行為減輕焦慮,因此發展出焦慮症。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壓力與生理健康

   不斷嘗試適應壓力源,可能耗盡資源,使有機體較容易罹患疾病。長期壓力影響潰瘍、高血壓或心臟病,也破壞免疫系統 ,降低身體抵抗病菌入侵的能力。醫師指出,一般以上疾病跟情緒或壓力息息相關。

    心身症( 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是生理疾病,但發病原因跟情緒有關。一般人常誤以為心身症並非真正生病,因此不需要醫療照顧。相反地,心身症症狀反映出組織受損或身體疼痛,因壓力及服用阿斯匹靈引起的胃潰瘍(與壓力因素無關)在症狀表現上並無分別。

    傳統上,心身症研究探討的疾病多為氣喘、高血壓、潰瘍、結腸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研究者試圖找出,特定生理疾病和壓力因應方式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結腸炎患者被視為,即使生氣也不能表達憤怒。然而後續研究並不支持某些生理疾病與特定因應方式有關。因此壓力反應相似未必罹患相同疾病。唯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與A型性格之間的關係是例外。

一、冠狀動脈心臟病

   長期壓力可能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起因於連接到心臟的血管因阻塞而變窄,使得氧氣及養分無法順利輸送到心臟,可能引起胸部或手臂的輻射痛,稱為心絞痛。若是養分輸送完全受到阻礙,則演變成心肌梗塞或心臟病發作。

   人們面臨的環境可能提高或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以52個國家30,000個參與者為對象的研究指出,三分之一心臟病風險與生活環境壓力有關。處於高度工作壓力者容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特別是對工作控制權較低的人。例如生產線工作要求速度快且品質佳,而且工作速度由機器控制,並非自己可以掌握。高要求機上低控制、高努力價上低籌賞的組合可以預測樣本當中男性和女性首次心臟病發作。

   動物研究結果指出,社會環境脫序也會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有些實驗以群居彌猴為研究對象,其支配或順服組織階層分明 。當新的彌猴成員進入既有穩定團體時,使得原先的社會支配階層產生變化,在成員間形成壓力,引發彼此攻擊。

   在實驗中,有些動物社群未受到干擾,其支配階層維持穩定;有些社群怎因不斷加入新成員而備感壓力。兩年之後,不穩定社會團體的高階成員比低階成員更容易產生動脈粥狀硬化。

  高血壓是心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長期高血壓可能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腎臟衰竭和中風。雖然基因是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之一,只有10%個案可以追蹤到基因成因。

A型性格

  傳統上跟冠狀動脈心臟病有關的行為模式或性格風格就是A型性格(type A pattern)。多年以來,內科醫師注意到:心臟病患者通常都有敵意、攻擊、缺乏耐心、過度投入工作。1950年代,兩位心臟科醫師定義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的性格特徵,稱為A型性格。A型性格的三個成分分別是:時間急迫感、容易被激發敵意,以及追求成就的競爭性。

  其他研究證實A型性格者處於罹患心臟病雙倍風險。除此之外,A型性格與X光照射心臟寫關所得之的冠狀動脈阻塞嚴重性成正比。

  後續研究重新定義A型性格發現敵意程度是預測心臟病的最佳指標。A型性格或敵意如何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可能的生理機制是交感神經系統對壓力的反應,敵意分數交高的參與者血壓、心跳上升幅度較大,而且分泌壓力相關荷爾蒙較多。同樣結果顯示於A型性格與非A型性格參與者的比較。敵意或A型性格者的交感神經似乎對壓力情境反應過度。所有這些生理變化都會傷害心臟和血管。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敵意者人際衝突較多,社會支持較少。社會支持減少直接造成客觀和主觀健康指標的負面影響。因此敵意可能提高長期生理激發,直接影響心血管健康,並且減少社會支持,產生間接影響。

  有關A型性格的好消息是,精心設計的治療有助於改善行為,能夠減少A型行為者也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二、免疫系統

   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主要探討身體免疫系統受到壓力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免疫系統由淋巴球組成,可保護身體免受於病菌侵襲而產生疾病。免疫系統影響人體遭受病痛侵襲的程度,例如傳染病、過敏、癌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問題。壓力以多種方式影響免疫系統。短期壓力似乎提高免疫反應強度,然而,長期壓力卻降低免疫功能。部分原因在於,當壓力反應長期持續,打或逃反應所釋放的生化物質(可體松)抑制免疫系統。



壓力的生理反應

無論是掉到流冰裡,或是遇到舉刀狂砍的攻擊者,甚至初次的跳傘經驗,身體反應都很類似。無論壓力種類如何,身體很自然地準備好迎接緊急狀況。這就是打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動員能量,逃離威脅情境或者直接採取攻擊。此時肝臟釋放葡萄糖,提供肌肉所需的燃料,身體也將蛋白質和脂肪轉換為醣類。心跳、血壓及呼吸率提高,肌肉緊繃以準備身體活動所需能量。某些不重要活動減少,例如消化作用。為了增進肺部的空氣,唾液分泌減少,因此壓力初期感覺口乾;天然止痛劑(腦內啡)開始分泌,皮膚表層血管收縮,以免受傷時大量失血,脾臟釋出紅血球協助運送氧氣,骨髓製造更多白血球以避免感染。生理變化大都來自下視丘控制的兩種神經內分泌系統。第一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直接作用於肌肉和器官,導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和瞳孔放大,交感神經也影響腎上腺素和正腎上腺素,進一步提高心跳率和血壓,藉以維持生理激發狀態。正腎上腺素也作用於腦下腺,間接促進肝臟釋放更多葡萄糖。

下視丘的第二個功能是活化腎上腺皮質系統,釋放訊號到腦下腺,分泌腎上腺皮質刺激素,亦即身體的主要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皮質刺激素刺激腎上腺皮質,釋放可體松(cortisol)調節血液中葡萄糖及礦物質的濃度。血液或尿液樣本的可體松濃度也可作為壓力指標。

無法對抗或逃離的長期壓力源可能造成生理資源耗竭,導致各種生理疾病。實驗室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壓力之下對身體產生不良變化: 腎上腺擴張、淋巴節萎縮或胃潰瘍。這些變化也影響到有機體對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使得個人或動物容易罹患疾病。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遠離失眠好辦法:散步和泡澡助益大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速、壓力大以及作息不規律,罹患失眠的人口日漸增多。坊間關於改善睡眠品質的建議汗牛充棟,但對飽受失眠所苦的人而言,能有效克服失眠的好辦法依然是附之闕如。但現在飽受失眠所苦的人或許可暫時拋開運動和藥物,因為英國睡眠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指出,長距離的散步以及泡個熱水澡是克服失眠最好的方法。


泡澡有助眠效果
失眠者往往因入睡時思緒紛亂而難以入眠,或因容易驚醒而很難再度入睡。進而導致白天的精神不濟、精神不集中、情緒不穩等問題,甚至可能因而導致身體的不適。
先前有研究指出,大量的運動能有效提升睡眠的品質。而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對於喜歡躺在沙發上不願活動的人而言,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那就是泡個熱水澡能讓身體和大腦熱度增高,進而增加眠深度並使人更快入睡。過去的研究認為,人體在入睡前需要降溫,這似乎與睡前泡個熱水澡的原理相悖離。但洗澡後,擦乾身體會加速身體冷卻的速度,反而散發出比洗澡時所獲取的更多熱量, 使人更快產生睡意。這不僅是一項令人輕鬆的消遣,也能帶來心境的平和
戶外活動好處多
英國醫學雜誌在1900年指出,每天在戶外運動但避免過度的疲勞,是必須遵行的原 。他們認為駕駛或乘坐馬車出遊, 比完全不到戶外走動好。走路比騎腳踏車好 ,而騎馬則是最好的運動。此外,以戶外園藝活動取代溫室或暖房中的活動,也能提供好的運動效果,它能有效保持對事物的專注力。
原因是「大腦活動」會產生深度的睡眠而所謂大腦活動並非指猜字謎或數獨遊戲,而是花幾小時在極具變化和有趣的環境中四處觀察,以及與外在環境的互動中所產 。因此諸如逛街購物、觀光、與他人交談,認識新朋友等,都能進一步提供心靈和大腦愉快的刺激,達到夜晚深度入眠的效果。而看書或看電視等活動只須投入較小的大腦活動,效果無法和外出活動相比。

散步助眠效果佳
睡眠科學家最近發現,散步對充足的睡眠有相當大的助益。經過一天在海邊散步或在博物館內參觀步行,會由於途中新奇事物的刺激而產生疲勞感,有利於改變大腦的神經網絡。此項腦部網絡的改變,可由「慢波振盪」在腦中的增加觀察出,尤其是當大腦進入睡眠狀態的短時間內,此慢波震盪現象便會在腦波中發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戶外活動的另一大優勢:充足的陽光,它對人體的「生理時鐘」有強大的影響力,特別是睡眠時間的掌握。同時,陽光也能產生微妙的警示的作用,能抑制白天睡意並增加夜晚的睡意。白天室內光線明亮,對於年長者更為有效,他們的生理時鐘往往更需要陽光的刺激,因白天過多的睡眠會使夜晚睡眠品質惡化。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嬰兒,因此幼兒白天小憩時,不須要將窗簾拉上。
洗個熱水澡及散步均對睡眠的品質極有幫助。尤其是散步,美國著名研究學者羅恩.賀伯特曾提出「散步援助法」,主張每天利用約半小時到戶外散步看東西。當人把注意力放在外面時,會完全處於現在時刻,使人感到非常放鬆,也因此對舒緩失眠症狀極有助益。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6大祕訣幫助自己擺脫「焦慮體質」

丟掉負面思考的習慣
焦慮體質的人通常習慣反芻令自己生氣的事情,而且每次回想都氣憤難平。長久下來,就會容易感到焦躁。

每次聽滿腹牢騷、對任何事都忿忿不平的人說話,我都很訝異他竟然記得住如此瑣碎的小事。這一點與他習慣反芻負面經驗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經常回顧的關係,心中積滿了討厭的回憶、令人生氣的遭遇,於是變成一位愛抱怨的人。

當一個人心情不好,很容易為了小事焦慮,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就覺得很重要。為此,各位絕對不要一直回顧令自己生氣的事情。

心情不好時不要回顧過去
心理學證實記憶與情緒有很深的連結。當一個人心情不好,很容易注意到壞的一面,反而不去看好的一面,因此較容易記住負面經驗。此外,情緒不好時,較容易回想起負面經驗,很難回顧好的事情。綜合上述兩點,稱為「心情一致性效果」。

由此可見,想要擺脫焦慮體質,若先要避免讓自己在心情不好時回顧過去,而是養成回想正面經驗的習慣,讓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其次是盡可能回想快樂的回憶、開心的經驗。

不說自己的負面回憶
只要說出不好的回憶,負面情緒就會在內心逐漸增生、膨脹。說的次數愈多,負面情緒就愈像滿水位的河川,一不小心便潰堤,造成洪水氾濫。逆境力高的人幾乎不提負面回憶,這是他們養成的習慣。

前面提及的職棒選手松井秀喜也曾因為陷入打擊低潮,成天悔恨不已。當時他曾表示,他盡量避免去談不好的回憶。

「我給自己訂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輕易說出不好的回憶。我覺得話一旦說出口,負面情緒就會立刻暴增,這種感覺真的難以解釋。我朋友常要我『多表露情緒』,但我覺得只要將情緒說出來或表現在臉上,我就會無法控制情緒。感到憤怒或說出不滿都無法改變事實,心中的想法也不是自己可以阻止的。不過,要不要說出口,倒是可以自己決定。我發現只要停止抱怨,就能控制負面情緒。」

逆境力高的人通常不會輕易說出不好的回憶,他們利用這個方式掌控焦慮感。

修正負面認知的習慣
逆境力高的人即使遭遇負面經驗,也會以正面積極的心態面對,因此總是能勇往直前。相反的,逆境力低的人只能以負面態度接受負面經驗,遇事便情緒不佳,形成焦慮體質。

為了提高逆境力,只要發現負面認知就要立刻修正,養成正面認知的習慣。舉例來說,面對難熬的日子不要怨嘆,反而要想「只要渡過這一關就能破繭重生」。遇到同事扯自己後腿,不要生氣的想:「為什麼對我這麼壞!不可原諒」,反而要平靜的接受,感嘆一聲「看來他真的容不下我呢」便就此作罷。

遇到客戶提出強硬要求,不知該如何處理時,不要口出惡言的說:「就知道欺負廠商」,反而要以平常心去:「還真是個粗人,拿他沒辦法。多虧如此,可以鍛鍊我的談判能力」,積極面對問題。只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能擁有一顆堅強穩定的心,不因一點小事動搖。

消除自卑感
對別人說的話、表現出來的態度感到生氣,於是出言回擊或爆氣飆罵的人,通常都有自卑情結。不過,當事人可能毫無自覺。人難免會有自卑感,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不擅長數字、討厭邏輯思考、不會說英文、運動神經差、肥胖、討厭閒聊、說話無趣……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不足的缺點。其實只要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即可,當自己無法接受,想要逃避時,缺點就會變成自卑感。

當一個人有自卑感,別人只要稍微踩到他的地雷,就會產生情緒反應。如果是討厭邏輯思考,對這一點感到自卑的人,只要聽見別人說「這種事只要用邏輯想一下就知道了」,即使只是無心之言,也會激發自卑情緒,以為對方藐視自己,產生過度反應。遇到客戶提出強硬要求,不知該如何處理時,不要口出惡言的說:「就知道欺負廠商」,反而要以平常心去:「還真是個粗人,拿他沒辦法。多虧如此,可以鍛鍊我的談判能力」,積極面對問題。只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能擁有一顆堅強穩定的心,不因一點小事動搖。覺得自己胖,感到自卑的人,一聽到別人在討論體型便覺得不舒服,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甚至出言攻擊現在最紅、身材最好的模特兒。接受自己體態豐腴的人,可以平靜的與別人討論體型的問題。看到身材姣好的人能夠坦然讚美,偶爾還會拿自己的身材開玩笑。逆境力高的人完全接受自己的自卑感,無論任何時候都能冷靜面對。

以「該怎麼做」取代「為什麼」
「為什麼?」是最容易讓人感到焦慮的想法類型。例如:

「為什麼要這麼說話?」

「為什麼那麼消極?」

「為什麼工作速度那麼慢?」

「為什麼連這種事都不懂?」

如果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從「為什麼」的角度看,就會感到焦慮。逆境力高的人捨棄讓自己焦慮的思考習慣,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建設性的思考模式。如何才能將害自己焦慮的思考習慣換成具有建設性的思考模式?方法很簡單,只要將「為什麼」轉換成「該怎麼做」就好。

不要用「為什麼要這樣說話」指責別人,而是要平靜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跟他好好說話」。

不用批評別人「為什麼那麼消極」,而是要絞盡腦汁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他重新振作」

不要驚訝於「為什麼工作速度那麼慢」,而是花心思研究「該怎麼做才能提升效率」。

不要說「為什麼連這種事都不懂」,讓別人感覺自己快丟飯碗了,改以「該怎麼做才能解釋得更簡單明瞭」的態度,將這件事當成自己的課題處理。

「為什麼」會引起情緒反應,讓人感到焦慮。相較之下,「該怎麼做」則會引起認知反應,幫助我們冷靜判斷狀況,促進具有生產性的思考模式。遇到事情時不問「為什麼」,改問「該怎麼做」,就能提高逆境力。

作者:榎本博明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運動是個寶,健身更健腦

運動為何能提高學習成績

  有一個實驗清楚地說明了運動與學習的關係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零時體育計畫,即在沒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早一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獲最大攝氧量的百分之七十,才開始上課。
  一開始時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不願早起上學,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發現正好相反,學生反而更清醒,上課的氣氛變好,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

  原來我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快樂,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我們看到運動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奮,脾氣都很好。
  血清素和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的效果也更好。很多抗憂鬱藥都是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腦中的血清素比較多。正腎上腺素與注意力有直接的關係,它在面對敵人決定要戰或逃時分泌得最多。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心,記得快、學得好,自信心與自尊心也提升了。

運動是壞情緒的宣洩管道

  孩子的攻擊性,需要透過教育來引導、昇華為正面行為。除了良善行為的認同學習,多運動是很好的宣洩管道,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擁有正向的情緒。

剝奪運動就是剝奪成長

很多父母都有這種迷思,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其實,運動與智慧有直接關係。有個實驗研究五百名學生運動和學業成績的關係,發現每天上一個小時體育課的孩子在考試成績上比較好。大學生參加運動計畫後,學業成績也上升了。連五十歲的中年人在參加四個月的走路計畫後,心智的表現也比四個月前提升了百分之十。另一個實驗對象是六十五歲的老人,也得到同樣的結果。

科學家很早就知道運動與情緒有關。運動可以抑制大腦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負面情緒的出現,打完球的人情緒都很亢奮,不會憂鬱。實驗者用老鼠來探究原因,發現運動時氧的大量消耗會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這個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血液的數量,使肌肉可以運動得更久。大腦也是一樣,血液流動得越快,就能運送越多的帶氧血紅素到細胞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儲存更多的記憶。鼓勵孩子運動其實是促進他大腦功能的整合,對他以後出社會的應變能力有幫助。

柏拉圖說:為了讓人類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兩種管道----教育與運動。兩種管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運動也是治療憂鬱症的一劑良藥。
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大量運動到心跳最高速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跟情緒有直接的關係。臨床實驗也發現,憂鬱症病患每日運動,持續三個月後,百憂解的藥量可以減少。運動提高人的警覺性、注意力和動機使心智最佳化,還能促進神經細胞的連結,幫助接收新的資訊,並產生新的神經細胞以接收更多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