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公主病 活在母親陰影中的女兒如何走出自我? part1
這本書的簡介可以從博客來的網站讀到,當初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內心澎湃的激動感無法形容,先是訝異!再轉而驚喜!對~就是終於有人懂我的感覺那種共鳴感! 最後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我不是孤獨的! 我不是孤單的! 終於有書在寫關於媽媽的壞話!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就會知道,我們這種公主病媽媽的女兒是活在一種多麼不堪的童年、青春期乃至於到成年! 以為我們這麼想要說自己母親的壞話嗎? 其實是自己心中的苦楚沒人理解,而終於那一種悲苦找到了共鳴,有人聽得懂妳,看得懂妳,還把所有的狀況、症狀、情節都一字一句寫下來,這大大的寬慰應該算是人世間靈魂的救贖吧!
作者的前言幾乎可以說是為了整部書下了最好的註解,甚至讀前言妳就得到救贖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試著打一段
「閱讀有關母女情結的書,總是帶給我深沉的失落和自己獨自受苦的恐懼。專家們寫過母女關係的複雜性及其如何造成衝突與矛盾,但是我的感覺是另一種—那是一種空洞、缺乏同理心和興味,也沒有被愛的感覺。多年來,我一直對此不解並試圖加以合理化。家裡其他人和好心的心理分析師用各式各樣的理由來解釋。我就像好女孩那樣,設法找理由並認為錯都在己。直到我開始了解情緒上的空洞是自戀型母親對女兒造成的一種情緒特徵,我才開始感覺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對自戀型母親了解得越多,我過往的經驗、悲傷,以及記憶空缺才有了意義。」
妳是否也對這段文字點頭如搗蒜?甚至無法再同意更多?
很多事情我都是結了婚以後脫離原生家庭,認識我先生的家庭之後才分辨出差異,舉例來說,我們家的客廳牆上永遠都是掛著我母親年輕美麗的照片,又或是母親某次跟父親去泰國旅行在某飯店前以嫵媚的姿勢被拍下來的照片,從小被灌輸以母親為生活中心的我,從來不能質疑為什麼照片上都沒有我? 雖然內心總是感到有什麼不對勁,但就是無法說出口。
甚至父母的床頭牆上掛著全是一張張母親穿著清涼性感的衣服搭配著誘人的姿勢供父親拍攝的照片,重點還洗得特別大張黏在牆上。
我很小的時候常被母親帶在身邊"陪她",為什麼強調"陪她"?有什麼不好?當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才恍然大悟,媽媽以前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她個人的慾望而不是因為真心喜歡與喜愛孩子!
因為別人有女兒可以作伴我也要生一個(女兒只是他們自我想像出可跟別人競爭的項目)
因為女兒貼心會幫忙做家事我也要生一個(這樣就有人分擔工作)
因為老公常常不在家常常惹我生氣,我要生一個女兒填補我的空虛!(只要夫妻感情好,隨時把女兒丟一邊)
孩提時光的我很孤單,因為兩位哥哥,一位大我八歲一位大我六歲,除了性別的差異,年齡也是很大的代溝,就是因為這樣我更需要母親的全心愛護,我非常黏媽媽,因為沒有同齡/同性的伴可以陪我,然而母親總是把自己的事情擺第一,我則被晾在一旁,現在才知道自己曾是父母的附屬品,在自戀父母的家庭裡,孩子是次等公民。
我沒有印象媽媽把我抱在懷裡講故事給我聽,甚至也沒有印象我母親抱著我入睡! (因為現在還常常抱著我四歲的女兒睡覺)
她總是不在家,常常出門甚至有時候趁我睡覺出門,當我醒來整個房子空無一人我哭了不知道多久,我想用哭聲喚來身邊的大人的注意,年幼的孩子彷徨失措哭著喊爸媽一分鐘都猶如一小時這麼久,更何況當時我哭了一整個晚上!
結婚後自己養育孩子才知六歲以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不得使其單獨待在家中,而我好幾次就這樣被丟包在家裡,父母親出去工作,等我醒來時又是哭到肝腸寸斷無人知,而我都不知父母去哪了,有次醒來還算聰明打電話到奶奶家,問奶奶爸媽是否在他們家?(當時還沒有手機)答案當然是找不到人! 我又繼續哭繼續打電話找人。 從小真的沒有感受到媽媽把我放在心上,我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她的私慾。
本書提到的媽媽公主病源自於自戀型的人格
以下九種自戀,包括該特質如何顯現在母女關係中的例證。
以下每點的第一個例子是作者的舉例,而後就是我自身的經驗。
1.具有宏觀的自認重要的感覺,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藝,期待在成就不足時仍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
例:母親只談自己與自己的事,從來不關心女兒和女兒的事。
總是訴說自己以前照顧我們多辛苦,幫忙打拼父親的事業多麼艱辛難熬,彷彿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從石頭裡蹦出來,就會自己長大,而她這位母親好像特別偉大似的。
我跟母親談到我跟男友去日本旅遊搭的電車....,公主媽馬上把話題帶到自己身上,說她以前還去過日本哪裡哪裡,還去過加拿大什麼地方等等,就是不能讓女兒把話說完。
2.先入為主充滿無限上綱的成功、權力、卓越、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奇想。
例:母親相信自己的家事服務員的工作會透過她盛名在外客戶的努力而廣為人知。
我媽覺得自己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其他女人相較於她都黯然失色,而且她是最能幹的女人,幫我爸爸拚事業還要顧孩子,如果沒有她的幫忙,我爸爸的事業根本做不起來,然後說她以前多辛苦的工作還要洗衣煮飯作家務,把自己的成就無限上綱到神級的高度。
3.相信自己「與眾不同」與獨一無二,只有其他與眾不同或高成就的人或機構才會了解自己,而自己也只應該與這樣的對象來往。
例:母親帶家人外出用餐時以君臨天下的姿態對待侍者。
我母親喜歡跟一堆貴婦們一起用餐,雖然她自身的財富跟別的貴婦比真的有天壤之別,但她喜歡成為裡面的一份子,這樣讓她感到自己身分的獨特跟尊貴。
4.需要過度讚美
例:母親為妳做的每件事都要求得到讚美、感激以及頌揚。
我母親需要人常常說她美麗、以前年輕的時候是鎮上的"蘋果西施",(因為幫忙外婆外公擺攤賣水果所以有此稱號),說自己的皮膚白裡透紅,多少人追求她,其中有軍人也有銀行的經理,她都沒看上眼,卻看上矮個子的爸爸。
5.有「理所當然」的傾向,換句話說,會毫無道理地期待享受特權、或別人主動配合其要求。
例:母親覺得自己太重要,不應該像別人那樣排隊。
我母親長期洗腎,她從來不拿健保卡看醫生,她都自費去貴森森的無健保給付的診所打針或看病,原因是不用等不用排隊,一到馬上能看,如果讓她等太久,她還罵櫃台小姐勒!
6.掠奪式的交往方式,換句話說,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例:母親只結交能夠幫助她達到自己人生各種目標的「朋友」。
母親的朋友都是提供階段性功能的人,當她有需要給爸爸的生意調頭寸的時候這個人就會是她的朋友,或這些朋友能夠給她產生獨特的尊榮感時,她就結交這朋友反之則與之斷交。也有些朋友的角色是陪她度過空巢期的寂寞與孤單,而如果這些朋友作了某些讓她不悅的舉動,馬上被我媽私底下罵得很難聽。在我看來真的都只是小事。
7.缺乏同理心:不願意承認或理解別人的感覺或需要。
例:不尊重女兒的隱私跟意願,只顧自己的利益跟私慾,
不問我的意願就把我的東西送給別人家的小孩。不經過我的同意私自邀請堂哥來家裡住並且把我的房間當成他的客房。(因當時剛考上大學住宿)
8.容易忌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忌妒她。
例:母親說自己沒有女性朋友,因為「大多數女人都嫉妒我」。
我媽常跟我說:「某某阿姨常約我到處去玩,還不是因為我有車可以載她,某某阿姨沒有車也不會開車,每次都要我當司機」。明明看她們玩得很開心,她卻要說的自己很委屈,別人再利用她似的。
9.顯露出傲慢、自負行為或姿態。
例:母親相信她的子女太優秀,所以不能跟那些欠缺奢華物質的孩子玩耍。
母親對待家中看護總是顯出各種挑剔的態度,她永遠對別人不滿意,心中沒有感激的字眼,多數時候是憤怒。又或者她總要別人服務她,就算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也要別人幫她做例如開門、協助吃藥。成年後的我,在還沒搬離我媽家的歲月裡,真的常常有離家出走的念頭,實在沒辦法跟她一起生活了,我媽總是命令我做這做那,不管我是否在忙,或是跟客戶講電話,她從來沒有表現過對女兒的體恤之情,假日我很想多睡點,但我媽就是看不順眼我睡超過九點,硬生生把我挖起來,用很大聲的音樂,或是她拍著大腿當作穴道按摩的巨大聲響,總之把我吵醒,然後也沒為別的事,就只是看不慣我睡太晚就這樣。
作者提到作女兒的如果沒有得到母親的理解和愛,就會缺乏一種真正的情感連結,因而感到生命中少了某種東西。她最重要的情感需要是欠缺的。
接下來我會大致上介紹作者提到的與自戀型母親有關的母女互動模式裡的十根毒刺
我會放在媽媽的公主病part2的文章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